2025版三级医院评审发布,更新点有哪些?
时隔两年半,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迎来新一轮修订。
6月10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(2025年版)》(下文简称为「2025版标准」)。这距离2022年12月15日发布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(2022年版)》,将满两年半。
2025版标准从三部分变为两部分,直接删除了「现场检查」章节。前置要求部分从3节扩到4节,新增床位规模和科室设置专节,更加强调基础配置。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部分指标从80节154条监测指标,增至93节203条指标。
对比2022年版和2025年版标准
哪些指标变了?
2025版标准取消了2022版标准占评审权重40%的第三部分「现场检查」,改为完全依赖客观指标。这部分待各地区更新详细细则。
对比2022版标准,2025版标准的前置要求较2022版标准新增1节4条,新增第一节「床位规模和科室设置」。其中指出,在评审标准发布后,违反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《关于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的通知》,新增规模导致总床位数、单体院区床位数、分院区数量超标的,不予评审。在评审标准发布前,医院的总床位数、单体院区床位数、分院区数量超标的,应当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评估后,视情参加或不予评审。其细化了三级医院公益性,限制医院盲目扩张,公卫/疾控体系在医院职能权重有所提升。
2025版标准的前置要求中,依法执业和规范服务一节新增了「非法代孕、虚假出生医学证明」等违法违规情形;公益性责任和行风诚信一节新增了「未执行组团帮扶、医防融合」,而医院领导班子发生严重职务犯罪或严重违纪事件从2022版标准的「3起以上」改为「1起以上」;安全管理与重大事件一节新增「发生重大不良舆情,造成重大社会影响」。
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指标较2022版标准新增13节49条,变化在资源配置与运行数据指标中,其变化对于三级医院的定位更为细化,科室设置、四级手术、CMI、科研转化等从三级医院绩效监测延伸至等级评审。
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数量由2022版标准的18项,增加到2025版标准的26项:
(1)新增8项
十三、临床营养
十四、麻醉专业
十五、肿瘤专业
十六、感染性疾病专业
十七、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
十八、疼痛专业
二十一、脑损伤评价
二十三、放射影像专业
二十四、门诊管理
(2)更替4项
二十、急诊医学专业
二十二、病理专业
二十五、医院感染管理
二十六、重症医学专业
单病种(术种)质量控制指标数量由2022版标准的51种,增加到2025版标准的55种。
新增4个指标:
九、主动脉腔内修复术
二十二、急性肺血栓栓塞症
五十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
五十一、重症急性胰腺炎(初始治疗)